欢迎访问吉林省公安厅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警务资讯 > 媒体关注

【人民公安报】21个村的群众把我当成村主任
     
吉林省公安厅 http://www.nxssmr.com 更新时间:2018-06-06 14:10:00 来源单位: 字体显示:

  我叫董宏,是吉林省东丰县公安局黄河派出所一名普通社区民警。在我的辖区,村民们都亲切地叫我“小董主任”。其实,我这个主任只是个“虚拟职务”,并不是村民们投票选举的。但即便这样,大家还是叫我“小董主任”。

  我今年25岁,入警刚满3年。3年来,凭着对公安事业的挚爱,我逐渐摸索出一套高效便捷实用的工作方法,那就是将社区警务与手机微信结合在一起,组建微信村落,并将其有效运用到服务人民群众、强化打击防范等多项工作中,也实实在在取得了一定收获。

  建立微信群,大家有话随时群里说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深知社区警务在广大农村要想推行开来,有很多难题和瓶颈需要破解。受多种因素所限,乡村派出所民警实时掌握辖区情况难,群众办理户籍等证照业务也难,警民之间信息交流更难。如何才能更加便捷地做好农村社区警务工作,在群众和公安机关之间建立最直接最畅通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成了我日思夜想的心事。

  通过一次次入户走访,我发现一个现象:即使文化水平不高、书写困难的村民,也很乐于通过微信语音开展交流。

  我就想,微信给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为什么不能将这一特点应用到社区警务中呢?以每个村组为单位建立警务微信群,大家都在群里进行信息交流,民警不仅可为群众答疑解惑,还能拉近警民关系,甚至还能收集信息线索,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

  我立刻找到派出所领导,将想法和盘托出。所领导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法子,于是与各村支书、治保主任联系,要极力促成这件事。所长还说,微警务群的具体建立和管理工作,都交由我负责。

  我立即投入到微信村落的建设中。我先是在每个村组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微信群,然后发动各村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做好成员吸纳工作,保证每一户家庭有一人参与。

  对于不理解、不积极的村民,我主动上门做工作,向其解释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并承诺来往信息一定会保密;对个别不会使用微信的群众,我上门手把手教学,直到能够正常交流为止。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辖区内21个村终于建成了21个“微信村”。村民们也被我的敬业和热情所打动,都亲切地称我为“董主任”。

  21个微信村落建成后,我比以前忙多了。除白天正常上班外,我晚上还要抽出大量时间在各个微信群里为有咨询事项的村民答疑解惑,与他们拉家常沟通感情。村民们也都被这一新鲜又便捷的交流方式所吸引,有事没事都在群里聊一聊,今天说说玉米用什么肥,明天说说馒头怎么蒸,后天又说到谁家房子上梁、谁家儿子结婚、谁家媳妇生孩子……

  每当这个时候,我往往会有意识地将话题引到公安业务上,逐渐引导大家谈谈房子上梁注意安全、儿子结婚办席注意防火防盗、生孩子要及时上户口等问题。渐渐地,村民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甚至会主动为公安工作提供信息,也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办事。

  今年3月15日,村民滕某在“微信村”里求助,家里老人行动不便,急需办理一张身份证。得知情况后,我马上联系户籍民警与滕某约好时间,主动上门为其办妥了身份证受理业务,并在10个工作日后,将崭新的身份证送到滕某家中。

  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助力打防实战

  2月24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其在黄河镇街头被人偷了,丢失了数百元钱。接到报案后,我和其他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并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沈某。

  根据现场了解情况,应该为二人作案,但是犯罪嫌疑人沈某一口咬定是自己单独所为。就在案件侦办工作陷入僵局时,我发现“微信村”里有一张现场群众上传的案发即时照片。经受害群众辨认,很快抓获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王某。

  案件办结后,“微信村”里沸腾了。村民们听说自己可以为破案出力,都显得格外兴奋。在微信群里,我一方面代表公安机关向提供线索的群众表达感谢,同时也号召村民们用好一双眼、一双手、一部手机,多为公安机关提供各类破案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么多年来,黄河镇一带经常有外来人员作案,尤其以盗窃家禽和农用物资居多。由于当地视频监控建设相对缓慢,公安机关往往无法掌握第一手线索证据,给案件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自从“微信村”建立以来,我经常动员群众将进入辖区的可疑人员、车辆等信息拍照上传至微信群,一旦发现可疑信息后,我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核查,同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今年以来,我们辖区村屯未再发生一起侵害农民生产生活的案事件。

  强化基础建设,夯实农村警务根基

  今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基础信息采集维护工作。因为农村地域大、流动人口多、情况复杂等因素,导致采集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在采集信息过程中,我的“微信村”发挥了很大作用。当初,建立“微信村”之时,基本要求就是所有成员群昵称必须是“村名+屯名+姓名”的样式,原本目的是为了便于加强微信群友管理,却不曾想在这次“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过程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另外,因为每家每户至少有一名家庭成员在微信群中,只要我发一条采集信息公告,各家各户代表就会将自家最新信息传送到我手中。不论是村民在家还是外出,无论是搬家还是卖房,我都能第一时间掌握情况。

  依靠着“微信村”,我不仅能够有效采集到最新人口信息,还能准确掌控流出人员的实时动态,并对农村季节性空置房屋实际情况也了如指掌。

  目前,我的21个微信村落已经吸纳成员2800余人。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我共核查人员信息4500余条,发布预警信息20余条、安全常识50余条,解答群众相关业务咨询200余次,收到案件线索30余条,协助侦破各类案件15起。

     
(责任编辑: 公安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吉林省公安厅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13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发路806号 邮政编码:130051 TEL:0431-82098114